李开复徐小平已全面投资这个领域,中国未来30年的风口你应该知道【硬科技改变世界】

发布时间:2016-11-09 08:47:00 点击:

近年来,互联网+、O2O等概念被叫得非常响,由此衍生的电商、网约车等也越来越多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因数据和人口的优势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众多互联网企业争相分食红利。然而,随着2015年所谓资本寒冬的到来,很多O2O公司濒临倒闭,单凭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期。 

很多创投界的大佬们开始敏锐地警觉,互联网经济泡沫已经显现,互联网项目被估值过高,未来很难再产生较大的收益预期。于是,原先很叫座的互联网领域资本开始理性收缩。 

对此,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多数互联网企业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它们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如今,在该领域,效率的提升已经进入浅水区,提升空间已很有限。“从2000年左右的BAT到2010年前后的小米、滴滴等公司,从PC端到移动端,互联网创业的最佳时代已然逝去。”

中国经济风口转向,全球投资界,包括创业者,也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互联网红利的峰值已经悄然在消退。很多投资大亨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找和探路。2015年,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斥资372亿美金收购了航空零部件制造商——企业精密铸造公司,这也是巴菲特历史上最大手笔收购;股神巴菲特曾信誓说自己从不投资科技股,却在2016年5月破例购买了美国苹果公司981.17万股股票。一时间,投资界哗然。 

业界对此举做出了分析,巴菲特的改变和新选择,实际上是新时代下投资者的一致选择:硬科技。 

中国投资界青睐“硬科技”领域 科技创业者迎来春天 

2016年3月,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曾向媒体公开表示,创新工场今年重点投资的领域是:文体娱乐、互联网教育、AI和智能硬件、O2O和B2B。其中,李开复对于人工智能领域尤其看好,“中国将在硬科技领域领跑全球,其中将以人工智能为主,这是创新工场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他表示,人工智能在未来5年会有非常多的应用爆发,从5年的时间展望会非常乐观,将有越来越多的AI辅助人类工作。

 作为天使投资界的网红,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徐小平今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大胆抛出了这样一个说法“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这些被说了很多年的概念,正在进入实质性盈利阶段。”徐小平还透露说,大数据、深度学习、生物医疗类的创业者崛起非常迅速,真格基金已经与雅瑞资本达成战略协议,未来会在机器人这个方向做“更有硬科技含量”的投资。 

“硬科技”的概念是由中科创星米磊首先提出来的,他将硬科技定义为“以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脑科学、光子芯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区别于由互联网模式创新构成的虚拟世界,属于由科技创新构成的物理世界。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是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革命性技术,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米磊还认为,科技创业将是未来中国30年的主旋律,这一说法在当前投资界很多动向中得以佐证。 

日前,由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发起的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正式启动,三期300亿元的资金将支持行业领先企业从百亿级迈入千亿级。“未来我们将更关注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有技术含量的项目,也就是技术创新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该基金的战略出资人李妍明确表示“改变全人类的生活方式还是要靠这些顶尖的技术。像O2O、消费升级、纯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我们是不会投资的。”这也折射出中关村资本的最新动向:青睐技术创新,关注“高精尖”产业,服务经济转型。

 2016年,李开复创新工场美元基金投资的项目包括无人驾驶公司驭势科技、人工智能企业第四范式、目前火爆的自行车出行工具摩拜单车(mobike)以及美国硅谷机器人项目Wonder Workshop(奇幻工房)等,李开复说,他看到了在黑科技、高科技、人工智能、企业级解决软件和方案、以技术为驱动的Fintech等领域正在爆发新机会,对此他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弹药。 

今年10月,徐小平的真格基金宣布聘请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机器人领域顶级科学家王田苗担任真格基金“首席科技顾问”。此外,真格基金也已系统启动了“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在无人机、人工智能、VR/AR、交通出行硬件设备等多领域展开了部署。

 放眼全球投资局势,2016年全球一季度共在VR/AR领域投资17亿美元,其中近10亿美元来自中国。2016年6月,联想等企业参与硅谷创业公司Meta的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同月,位于以色列的AR眼镜光学方案厂商Lumus确认,获得1500万美元B轮融资,资方来自中国的盛大集团和上市公司水晶光电。2016年2月,一家被广泛看好的AR创业公司Magic Leap获得了近8亿美元的投资,投资方包括谷歌和来自中国的阿里。

 2016年6月,孙正义率领的软银集团抛售了价值100亿美元阿里巴巴股票,并花费31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设计商ARM。就在两周前,《纽约时报》报道称日本软银将在未来五年里,为一支名为“软银愿景”(SoftBank Vision)的科技投资基金筹集千亿美元,沙特等中东石油国家已表现出融资意向。 

此外,国内很多企业的内部资金流动也频频朝向硬科技创新层面。作为全球通信设备行业第一大厂商的华为,已经连续9年获得了“国家科技大奖”,被称为是中国创新升级的样本。据了解,2015年华为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领域总投入已经超过90亿元美元,占比总收入达到15%。2016年6月,华为公司战略营销总裁在一次大会上表示,未来华为还将继续加大研发领域的投入,将从研发费用拿出30%用于研究和创新。 

2016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要求。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来讲,投资界的屡屡示好,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多的硬科技企业获得了社会投资基金的注入。国内的很多知名天使基金,如险峰华兴、联想之星、隆领投资、英诺天使等,都越来越青睐于技术创新类和高精尖的硬科技领域。 

最近一年,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也多次表示,将投资重点向技术创新领域转移。沈南鹏认为,“‘全球性’公司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产品上一定是科技的创新”,而李丰则认为,“技术创新将成为这个时代最强的竞争力。” 

资本市场风起云涌,陕西作为科技大省在这次风口到来之时已准备充分。2013年成立的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支致力于硬科技产业孵化的天使投资基金西科天使,目前该基金拥有包括西科天使一期、二期、三期、种子基金、大数据基金等五支已经运行的基金,规模近10亿元。据该基金创始合伙人李浩介绍说:“西科天使重点投向光电信息、先进制造、军民融合产业等领域,目前已累计投资孵化了120家硬科技企业,4家企业已挂牌“新三板”,带动就业5000余人。” 

 “现在的很多投资人都关注高门槛的项目,比如技术创新的,‘高精尖’就是高门槛。因为只有他可能做出来,一旦做出来就是全球领先的项目,对于经济社会的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李妍说。

版权所有 © 2005-2016 广东洪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悦阁科技

粤ICP备16079758号

免责条款业务支持投诉建议友情链接